一、 从认真你就赢了到认真你就输了
Quora创办一年之后,知乎诞生。那时候的知乎,还只是单纯的专心于问答形式,在一个很小的圈子内以近乎于全封闭的状态,小心翼翼的发展自己的用户,最终吸引来了雷军、李开复等人。
随着用户的逐渐增多,知乎意识到,创造内容的重点在于人,有了人,就有了内容。于是知乎从单纯对于问答的运营,过渡到对人的运营,在这一期间,知乎发掘了大量来自民间的“明星”,无论是提问还是回答,都具有专业性。营造了一种“认真你就赢了”的氛围。可以说知乎现在的影响力,都是那时候奠定的。
随后,知乎的社交性进一步扩大,吸引了一大批微博用户。然而,用户的增多带来大量的新内容的同时,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未经过大脑考虑的问答。知乎的内容开始走下坡路。
兰兰小公主,自称混血儿,非常喜欢中国,于是就这样红了,还被媒体报道。在知乎上,外国人总是红的那么容易,说几句中国的好话,满足一下国人的虚荣心就好。随后遭到网友扒皮,被质疑是一场炒作。
童瑶,知乎女神,诈捐门“女”主。相比起在各个地方卖惨,童瑶就显得聪明多了。在知乎上,为自己虚构了一个复旦大学毕业,开着花店,爱生病的美貌女子。完全符合知乎用户关于小资的审美。实际上,他只是一个高中还没毕业的男性工人。
海贼-王路飞,知乎史上最有故事的男人,拥有244个身份,且每一个都写的很真实,被扒出来后,迅速成为知乎红人,据说是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。相比较他的答案,有些人的答案只是多了一个“我同学”、“我朋友”、“我认识的人”等作为掩饰。
于是,网友纷纷为知乎做文案:知乎,向世界分享你刚编的经历。或者,知乎,认真你就输了。
二、 “天涯化”的知乎
在知乎有一个这样的问题,知乎正在走向贴吧化吗?有网友认为,知乎走向贴吧化在所难免,曾经的贴吧也拥有比较优良的帖子,只是用户的增多,导致帖子的质量参差不齐,最后走向没落。
在小内看来,贴吧化也许还不至于,天涯化倒是显现出了趋势。
当年,魏则西事件,正是因为魏则西在知乎回答相关肿瘤信息,并控诉百度虚假医疗信息。虽然说主要的报道还是微信公众号以及微博,但是从事件的爆发以及确认,甚至于引发热议,知乎功不可没。
甚至于去年,知乎爆料一位锤子科技员工离职内幕,称罗永浩和锤子科技高管在手机设计方面的种种矛盾,引发媒体争相报道。
深受知乎爆料影响的除了百度,还有阿里巴巴。
阿里巴巴在去年中秋节为员工定制了一批月饼需要抢购,5个神奇的技术员写了一个脚本,定点去抢,谁知道每个人都抢了9个以上。虽然没有付款,并且第一时间就去退,还是被匿名爆料了,结果阿里就在热搜上待了好久,最后不仅是5名技术员遭殃,据说那名爆料者也受到了惩罚。
还有就是阿里曾经莫名其妙裁撤一批实习生,愤怒的实习生们就将这件事写到知乎上,提问能不能要求赔偿,于是阿里就又心塞了。恐怕阿里以后要禁止员工使用知乎了。
我们不难发现,很多社会事件的爆发已经由微博转移到知乎,而这曾经是天涯的功能。
小内认为,这应该是知乎管理团队有意识的引导所致。
知乎用户的增加,使它具备了爆料事件并且引发热议的人员。其次,知乎上的内容,主要还是来自用户的分享,在内容变现的时代里,知乎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去推出一些自己的东西,或者吸引更多的用户。
三、 匿名制度释放天性
知乎有一个功能叫做匿名。在这个功能下,常见的有两种,一种是,人们戴上了一个虚伪的面具,想象自己过着年薪百万,有房有车的成功人士生活。这种人常常出现在作为一个成功人士是怎样的感受之类的问题中。另一种则是人们丢掉了平日里戴着的面具,肆无忌惮的宣泄着自己的不爽,不少问题里面都被这样的匿名者搞得一片乌烟瘴气。
自媒体人三表就曾遇到过类似的问题,匿名者对于他的评价是“三表不就是搜狗的一条狗吗”“三表特别爱抱大腿”,偶尔信口开河,随意诋毁两句。遇到这样的人能有什么办法呢?真的扑上前去要他们两口?而且,因为匿名,基本上是没有什么证据的。
他不信邪的举报过几回,一回是说迟建强就是一个长得丑的,一回是说三表是狗,却发现,除非内容出现脏字,基本上都不涉嫌违规。恩,看来在知乎混还得学会不用脏字的骂人。
曾经知乎有一个大V,是个生活在欧洲的日本人,为人彬彬有礼,甚至于有网友说只是凭借几句文字,就爱上了他。而这个温文尔雅的人,却成为匿名者口诛笔伐的对象。于是,每一条回答下都充斥着不堪入目的字眼,最后大V清空了自己的主页,从此退出知乎。而那个倾心于他的人,就再也没有听过他的消息。
四、免费引用-霸王条款
知乎的用户协议在知识产权条目下有个第4款,被称为霸王条款。声称知乎有权免费使用用户内容。
霍老爷说,他的答案和其他大V的答案被选进知乎的电子书中,出了两本书,但是事先都没有告知。且知乎是交给第三方进行出书并且获得收益的,他们所签的用户协议几乎是一个卖身契。也有人质疑霍老爷内容的真实性。
知乎上也有相关的提问,并且针对协议内容展开了讨论。然而最终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结果,可能还是要等具体事件出来后,才能知道到底应该如何判定吧。
五、 扶持小V,打压大V
在知乎上,对于一个想要迅速成为大V的小透明来说,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。因为知乎官方运营的思路是限制大V成长,发展中小V。
据说从0到中小V可能只需要4个月时间,到大V却需要两年的时间,或者更久。
一个小透明,如果有博士身份那就事半功倍啦,如果没有,可以去翻墙然后再维基百科上给自己创造一个身份,加个V,那么你的影响力就不一样啦。
然后再换上一个很文艺的马甲,发几个观念与电影或者当下热点的回答,当然一定要注意找准角度,语言优美,再加上官方扶持,给你热门,成为中小V指日可待啦。
而那些被打压的大V门,只能说官方不想要一个太具有影响力的大V,于是就只能靠限制流量等手段,让你根本成为另类小透明。
据说,知乎内部有一个黑名单,几个影响力较大的大V都榜上有名,而且他们的文章无论多好都不会再热门里。
所以,大V出走也就很正常啦。
六、 水化的知乎必将走向民粹化
知乎内容质量的下降,是有目共睹的。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叫做答非所问。
曾有知乎用户希望大家能够推荐几本好看的书给她,没想到点赞数最高的,却是一个讲述自己人生经历的用户,想必提问者内心也是很奔溃的吧。
在知乎中,更多的是关于如何评价XXX的问题,这种问题往往都是各抒己见,但是总有那么一种人,非常渴望别人的认同感并且极其以及非常的精通讲话之道,明明是自己不擅长的领域,却也要插一脚进去,用自己的逻辑,强行使大家认同他的观点,觉得他真的好厉害啊。本来是正儿八经在回答问题的用户却被挤下去。于是,这道题回答错误!
有人把曾经的知乎比作一间咖啡屋,那时候的人们,志同道合,在一起愉快的轻声探讨着问题,之后咖啡屋做活动,打开大门迎接新的客人。于是,一群大声嚷嚷的客人蜂拥而至,早前的人们,也就因此而离开了。
来源:IT爆料汇